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8-1
入梅以來安徽省出現持續性強降雨,且降雨范圍廣、降雨總量大、雨日多、日照少,十分有利水稻病蟲發生。根據當前病蟲基數,結合天氣條件、水稻生育期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全省7-8月份水稻病蟲總體呈偏重以上發生。稻飛虱偏重至大發生,稻縱卷葉螟中等至偏重發生,二化螟中等發生;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偏重發生,水稻細菌性病害存在偏重流行風險,水稻病毒病輕發。預計全省水稻病蟲發生面積8100萬畝次。具體預報如下:一、稻飛虱(一)發生趨勢:預計全省7-8月份稻飛虱偏重發生,其中皖南稻區、沿江稻區將...
7-29
當前,西南單季稻處于孕穗至抽穗期,華南、江南中稻和東北單季稻處于拔節至孕穗期,長江中下游和江淮單季晚稻處于分蘗盛期。由于雨水偏多,高溫高濕,田間病蟲發生發展較快。其中,稻飛虱在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發生程度重于上年,西南稻區大部輕于上年;稻縱卷葉螟在西南稻區發生重于上年,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發生接近上年;稻瘟病在西南、華南、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重于上年同期。根據當前病蟲基數、作物生育期和品種抗性及氣候因素等綜合預判,預計下階段“兩遷”害蟲在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瘟病在...
7-28
眼下,副熱帶高溫再度增強,多地保持了十幾年的高溫記錄相繼被打破。加之,我國貴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份旱情持續發展,近期旱情更是呈現迅速加劇蔓延的態勢,貴州大部、湖南大部、浙江大部、湖北東南部、江西西部和東部、安徽東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氣象干旱。目前我國面臨著高溫、干旱雙重考驗。高溫干旱對人民的生活生產造成不便,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更是巨大。高溫對植物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高溫加快植物體的蒸騰作用,使作物體失水過多。(2)植物體內的各種生理生化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
7-26
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能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階段。光反應階段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內的類囊體上進行的。????暗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沒有光能也可以進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內的基質中進行的。光反應階段和暗反應階段是一個整體,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二者是緊密、缺一不可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光合作用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因此,光合作用對于人類和整個生物界都具...
7-25
種子健康測定對保護正常種子貿易、生產安全,保證產品質量、防止人畜中毒,減輕生產成本、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是極其重要的。1.1種傳病蟲引起減產種子是種植業的基本生產資料。世界上約有90%食用作物是用種子播種進行栽培的。各種作物種子或多或少攜有會引起植物發病的種傳病蟲,在發芽、出苗、生長、開花、成熟植株上發病而造成產量的降低。據估計,由于植物癇蟲的損失達到作物產量的12%,經濟損失每年高達5.5億美元。在美國一般種傳病害占全部病害損失的三分之一,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其損失可能要大得多...
7-22
水稻做為五谷中的重要一種,也是我國農業的主要糧食作物,是人們日常所必須食用的糧食產品。隨著人口的增多,對水稻的需求加大,水稻的種植量和產量也在不斷的加大,對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也越來越重要,病蟲害嚴重地威脅了水稻增收、增產,給我國的農業生產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本文針對水稻的各種常見蟲害的病癥進行介紹,并且提出相應的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措施。以期給廣大同行和種植戶一些建議,以增強對病蟲害的防治。一、前言千百年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百姓都以水稻為主要糧食產品,水稻產量的高低嚴重的影響...
7-21
退化土壤培肥底肥黃腐酸生物菌劑10公斤+秸稈基質170公斤/畝。結果土壤耕地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增強,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連續使用土壤地力可上升0.5個等級,土壤退化情況得到有效修復,因土壤退化造成的養分固定、流失,土壤重茬病害等現象得到明顯改善。作物長勢恢復,植株健壯,葉片肥厚、濃綠,產量和品質均得到明顯提高。酸化土壤改良底肥黃腐酸生物有機肥200公斤/畝。結果土壤pH值提高,提高幅度可達14.19%,酸化程度明顯減輕,因酸化造成的土壤板結、作物缺素等癥...